避喧非傲世,幽兴乐郊园。
好古每开卷,居贫常闭门。
曙钟来古寺,旭日上西轩。
稍与清境会,暂无尘事烦。
静看云起灭,闲望鸟飞翻。
乍问山僧偈,时听渔父言。
体羸谙药性,事简见心源。
冠带惊年长,诗书喜道存。
小池泉脉凑,危栋燕雏喧。
风入松阴静,花添竹影繁。
灌园输井税,学稼奉晨昏。
此外知何有,怡然向一樽。
暮春闲居示同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暮春闲居示同志》是唐代诗人权德舆的一首作品。权德舆,字载之,生活在唐朝中晚期,他的文学成就和生活态度在后世有着广泛的影响。
权德舆的诗歌多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物为主,其作品往往反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权德舆的《暮春闲居示同志》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诗中描述了他居住在郊外的园子里,远离喧嚣,喜欢古书和自然的恬静。通过观察晨钟暮鼓的自然现象以及鸟语花香的景致,权德舆展现了他与世无争、心向往之的生活哲学。
诗中的“避喧非傲世,幽兴乐郊园”表达了权德舆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思想。他通过与山僧交流和聆听渔父的言谈,进一步体现了他对自然和谐与简朴生活的向往。这种生活态度不仅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也在他的实际生活中得到了体现,如“体羸谙药性,事简见心源”所描绘的那样。
权德舆的诗作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生活哲理的一种探讨。他在诗中写道:“冠带惊年长,诗书喜道存。”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尊重以及对生活智慧的追求。而“小池泉脉凑,危栋燕雏喧”等诗句则具体描绘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
权德舆的《暮春闲居示同志》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内心世界的诗作,更是一幅描绘田园生活的画面,反映了唐代文人的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