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昭陵过咸阳墅

季子乏二顷,扬雄才一廛。
伊予此南亩,数已逾前贤。
顷岁辱明命,铭勋镂贞坚。
遂兹操书致,内顾增缺然。
乃葺场圃事,迨今三四年。
适因昭陵拜,得抵咸阳田。
田夫竞致辞,乡耋争来前。
村盘既罗列,鸡黍皆珍鲜。
古称禄代耕,人以食为天。
自惭廪给厚,谅使井税先。
涂涂沟塍雾,漠漠桑柘烟。
荒蹊没古木,精舍临秋泉。
池笼岂所安,樵牧乃所便。
终当解缨络,田里谐因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拜昭陵过咸阳墅》是唐朝著名文学家权德舆的代表作品之一,其内容如下:

  1. 诗歌原文
    季子乏二顷,扬雄才一廛。伊予此南亩,数已逾前贤。
    顷岁辱明命,铭勋镂贞坚。遂兹操书致,内顾增缺然。
    乃葺场圃事,迨今三四年。适因昭陵拜,得抵咸阳田。
    田夫竞致辞,乡耋争来前。村盘既罗列,鸡黍皆珍鲜。
    古称禄代耕,人以食为天。自惭廪给厚,谅使井税先。
    涂涂沟塍雾,漠漠桑柘烟。荒蹊没古木,精舍临秋泉。
    池笼岂所安,樵牧乃所便。终当解缨络,田里谐因缘。

  2. 诗人介绍
    权德舆(759—818),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省秦安县东)人,家于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曾任太常博士、左补阙、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兵部侍郎、吏部侍郎、太子宾客、太常卿、礼部尚书、刑部尚书、山南西道节度使等职。在《全唐诗》存其诗十卷。

  3. 主题思想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关注。通过描绘农田景色和农民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尊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4. 写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权德舆担任官职期间,他在任期间曾经因为公务需要到过咸阳地区进行考察或拜访。在这次行程中,他有机会亲自前往昭陵拜谒,并在途中到达了咸阳地区的田地。这首诗就是在这次行程中创作的。

《拜昭陵过咸阳墅》不仅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和农民生活的作品,更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歌。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同时也可以为现代人提供一种审美和思考的角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