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鸢操

鸢飞杳杳青云里,鸢鸣萧萧风四起。
旗尾飘扬势渐高,箭头砉划声相似。
长空悠悠霁日悬,六翮不动凝风烟。
游鹍翔雁出其下,庆云清景相回旋。
忽闻饥乌一噪聚,瞥下云中争腐鼠。
腾音砺吻相喧呼,仰天大吓疑鵷鶵。
畏人避犬投高处,俯啄无声犹屡顾。
青鸟自爱玉山禾,仙禽徒贵华亭露。
朴遬危巢嚮暮时,毰毸饱腹蹲枯枝。
游童挟弹一麾肘,臆碎羽分人不悲。
天生众禽各有类,威凤文章在仁义。
鹰隼仪形蝼蚁心,虽能戾天何足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飞鸢操》是清代诗人王士祯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飞鸢操上一秋高,欲下先惊恐鹤巢。

人道此中无捷径,只应天上有楼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景象:在秋天里,一只风筝正在飞翔,它已经上升到很高的地方。然而,在即将降落的时候,却引起了鹤群的注意和恐慌。诗人通过这个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并暗示了人们应当尊重自然界中的规律。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风筝与鹤之间的互动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同时,也隐含着一种哲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避免急功近利的行为方式,而应该遵循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和内在的节奏。

总的来说,《飞鸢操》是一首富有诗意且寓意深远的作品,它通过风筝这一

注解

杳杳:幽远貌。唐·柳宗元《早梅》诗:“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青云:指高空的云。亦借指高空。

鳶鳴:鸢鸟鸣叫。古人以为风候。

砉划(huā huá):即“砉騞”,象声词,箭破空声。

鸢鸣:指天空。天空辽阔无垠,故称。

霁(jì)日:晴日。

六翮(hé):谓鸟类双翅中的正羽。用以指鸟的两翼。

凝风烟:一作“凝飞烟”、一作“飞凝烟”。

庆云:五色云。古人以为喜庆、吉祥之气。

清景:清丽的景色。

噪聚:喧嚣群集。

爭腐鼠:腐烂的死鼠。典出《庄子·秋水》:“惠子相梁 ,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於是 惠子恐,搜於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鶵,子知之乎?夫鵷鶵发於南海而飞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於是鴟得腐鼠,鵷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后遂用为贱物之称。

吓(hè):怒斥声。

鵷鶵(yuān chú):传说中与鸾凤同类的鸟。

俯(miǎn)啄:低头啄食。《汉书·东方朔传》:“尻益高者,鹤俯啄也。”

玉山禾:传说中的崑崙山的木禾。南朝宋·鲍照《代空城雀》诗:“诚不及青鸟,远食玉山禾。”唐·李白《天马歌》:“虽有玉山禾,不能疗苦飢。”

仙禽:指鹤。相传仙人多骑鹤,故称。语本《艺文类聚·卷九十》引《相鹤经》:“鹤,阳鸟也,而游於阴,盖羽族之宗长,仙人之騏骥也。”南朝宋·鲍照《舞鹤赋》:“散幽经以验物,伟胎化之仙禽。”

华亭露:一作“华山露”。

樸遬(pǔ sù):一作“樸棘”。丛木、小树。《诗经·召南·野有死麕》:“林有朴樕,野有死鹿。”毛传:“朴樕,小木也。”

危巢:高树上的鸟巢。唐·王维《白鹦鹉赋》:“易乔枝以罗袖,代危巢以琼室。”宋·苏轼《後赤壁赋》:“攀栖鶻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嚮暮:傍晚。

毰毸(péi sāi):鸟羽张开貌。

一麾肘:一作“一麾射”。

威凤:瑞鸟。旧说凤有威仪,故称。《关尹子·九药》:“威凤以难见为神,是以圣人以深为根。”《汉书·宣帝纪》:“九真献奇兽,南郡获白虎威凤为寳。”颜师古 注引晋灼曰:“凤之有威仪者也,与《尚书》‘凤皇来仪’同意。”《宋书·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获威凤。”

仪形:仪容、形体。晋·谢灵运《庐山慧远法师诔》:“从容音旨,优游仪形,广演慈悲,饶益众生。”《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德猷靡嗣,仪形长递。”李善注:“仪形,容仪形体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