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商妇,多金帛,不事田农与蚕绩。
南北东西不失家,风水为乡船作宅。
本是扬州小家女,嫁得西江大商客。
绿鬟富去金钗多,皓腕肥来银钏窄。
前呼苍头后叱婢,问尔因何得如此。
婿作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
每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
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铁尚书远不知。
何况江头鱼米贱,红脍黄橙香稻饭。
饱食浓妆倚柁楼,两朵红腮花欲绽。
盐商妇,有幸嫁盐商。
终朝美饭食,终岁好衣裳。
好衣美食来何处,亦须惭愧桑弘羊。
桑弘羊,死已久,不独汉时今亦有。
新乐府 · 盐商妇
介绍
《新乐府 · 盐商妇》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讽喻诗。这首诗通过描写衣食富足的盐商之妻,揭示了食盐官营制度下的种种弊端,同时讽刺了主管盐政者的无能,表达了作者对政治改革的热情和振兴国家的愿望。
白居易在这首诗中巧妙地利用对比手法,通过对盐商之妻的华丽生活和辛勤劳作之间的鲜明对照,揭露了封建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社会现象。诗中的盐商妻子“多金帛,不事田农与蚕绩”,她的生活奢华到了极致,而“南北东西不失家,风水为乡船作宅”则展示了她物质生活的富足。这些描写不仅让人感叹于富贵生活的奢华,也让人对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产生深刻的同情。
白居易还通过对盐商之妻的描述,间接讽刺了那些掌管国家财政的官员们的无能,以及食盐官营制度的弊端。他指出“每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铁尚书远不知”,揭示了官员们对于国家税收的侵吞和滥用,使得国家利益受到损害。
《新乐府 · 盐商妇》不仅是一首艺术性很高的诗歌,也是白居易表达自己政治观点和社会关怀的重要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政治寓意,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注解
富去:一作“溜去”。
来何处:一作“有来处”。
赏析
白居易《策林•议盐法之弊、论盐商之幸》:自关以东,上农大贾,易其资产,入为盐商。率皆多藏私财,别营稗贩。少出官利,唯求隶名。居无徵徭,行无榷税。身则庇于盐籍,利尽人于私室。此乃下有耗于农商,上无益于筦榷明矣。盖山海之饶,盐铁之利,利归于人,政之上也。利归于国,政之次也。若上既不归于人,次又不归于国。使幸人奸党,得以自资。此乃政之疵,国之蠹也。今若铲革弊法,沙汰奸商,使下无侥幸之人,上得析毫之计,斯又去弊兴利之一端也。
《艇斋诗话》:乐天《盐商妇》诗云:“南北东西不失家,风水为乡舟作宅。”东坡《鱼蛮子》诗正取此意。
《元白诗笺证稿》:乐天此篇之意旨,与其前数年所拟《策林》之言殊无差异。此篇小序所谓“幸人”者,即《策林》所谓“侥幸之人”。篇中“婿作盐商十五年……盐铁尚书远不如”诸句,即《策林》所谓“自关以东,上农大贾,易其资财,入为盐商。率皆多藏私财,别营稗贩。少出官利,唯求隶名。居无徵徭,行无榷税。身则庇于盐籍,利尽入于私室”……总之,乐天之盐法意见,其赋此篇时与拟《策林》时并无改易。此篇之作,不过取前日所蓄意见,形诸篇什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