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译文
傍晚独坐被微风的响声惊动,临窗冥想思绪悠然远飘天外。
微风吹开院门又吹动了竹丛,让人怀疑是旧日的朋友到来。
枝叶上的露珠不时因风滴落,渐渐润泽了阶下暗生的青苔。
风什么时候能掀开窗帘进屋,为我拭去绿琴上久积的尘埃。
介绍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五律。此诗通过微风的形象,表现了诗人临窗独坐时孤寂落寞的心绪,抒发了他对苗发与司空曙等故人的悠悠思念之情。全诗构思巧妙,描写细致,显示了诗人出众的艺术才华。
注解
苗发、司空曙:唐代诗人,李益的诗友,都名列“大历十才子”。
临牖(yǒu):靠近窗户。牖,窗户。
故人:旧交、老友。《庄子·山木》:“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
稍沾:一作“稍沿”。
苔(tái):苔藓。
何当:犹何日、何时。《玉台新咏·古绝句一》:“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幌(huǎng):幔帐,窗帘。
绿琴:绿绮琴之省称,泛指琴。南朝齐谢朓《曲池之水》诗:“鸟去能传响,见我绿琴中。”
“为拂绿琴埃”:暗用俞伯牙、锺子期有关知音的的典故。
赏析
宋·吴开《优古堂诗话》:唐·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诗……《异闻集·霍小玉传》为“开帘复动竹”,改一“门”字,遂失诗意。然此句乃袭乐府《华山畿》词耳。词云:“夜相思,风吹窗带动,旨是所欢来。”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敲门风动竹,疑是故人来”,李益以是得名。
明·杨慎《升庵诗话》:尤延之诗话云:“《会真记》“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本于李益“开门风动竹,疑是故人来”。然古乐府“风吹窗帘动,疑是所欢来”,其词乃齐梁人语,又在益先矣。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中唐人故多佳诗,不及盛唐者,气力减耳。雅淡则不能高浑,雄奇则不能沉静,清新则不能深厚。至贞元以后,苦寒、放诞、纤缛之音作矣。唯李君虞风气不坠,如《竹窗闻风》、《野田行》,俱中朝正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