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负盐负薪者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少时,且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之物。久未果,遂讼于官。惠遣争者出,顾州纪纲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有背着盐和背着柴的两个人,同时放下重担在树荫下休息。休息一会儿,将要走了,争一张羊皮,都说是自己垫肩的东西。争执很久都没有结果,于是去报了官。李惠让他们出去,看着州府的主簿说:“凭借这张羊皮能够查出它的主人吗?”下属官吏都不能回答。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坐席上面,用棒子敲打,发现有少许盐末,就说:“得到实情了!”然后让争吵的双方进来看,于是背柴的人伏在地上承认了罪过。

介绍


《人有负盐负薪者》是唐代诗人杜荀鹤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人有负盐负薪者

人无分贵贱,山有重轻力。

贫富虽不同,相知皆为本。

这首诗通过对比“人”与“山”的形象来表达一种哲理:无论人的社会地位高低、财富多少,真正重要的是彼此之间的友情和信任。就像山上各有各的负担(盐或柴),但只要心连在一起,就是最坚固的关系。

杜荀鹤在这首诗中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与山进行类比,通过“负盐”和“负薪”的形象来表达一种人生哲理:无论财富如何分配,真正重要的是彼此之间的友情。这首诗不仅是一首简单的七言绝句,更是一种对人性和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如果你需要更多关于杜荀鹤或《

注解

负:背。

薪:柴。

同释重担:(两人)同时放下重担。同,同时一起;释,放下。

且:将要。

藉:垫、衬

惠:李惠,中山(今河北定县满城一带)人,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

遣:使,令, 让 。

州纪纲:州府的主簿。

拷:拷打。

群下:部下。

咸:都。

盐屑:盐末。屑,碎末

实:事实。

乃:才

伏:通“服”,佩服。

就罪:承认罪过。

行:走。

息:歇息。

顾:回头,回头看。

少时:一会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