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不从桓公猎,何能伏虎威。
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马诗二十三首》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一组五言古诗。这组诗共有二十二首,其中第十五首是: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这首诗描写了骏马在辽阔大漠中奔驰的场景。诗人运用了夸张、比喻等手法,把马的雄姿和气势描绘得生动传神。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英雄豪杰的向往之情,以及对于自由奔放生活的憧憬。
伏虎威:《管子·卷十六·小问》:「桓公乘马,虎望见之而伏,桓公问管仲曰:『今者寡人乘马,虎望见寡人而不敢行,其故何也?』管仲对曰:『意者,君乘驳马而盘桓,迎日而驰乎?』公曰:『然』。管仲对曰:『此驳象也,駮食虎豹,故虎疑焉。』」
《昌谷集注》:马岂真能伏虎耶?因明主驱策,故威望倍重。如宪宗时刘辟反,诏高崇文讨之,诸将皆不服。后上专委以事权,卒平祸乱,震慑东川。是知马必由桓公以显名,崇文必由宪宗以著绩,故能一朝奋兴,勋成盖世,总在主上有以用之也。
《李长吉诗集批注》:用管子告恒公驳马事,以尽马之才。虎且可伏,安往而不可逞哉!
《李长吉歌诗汇解》:诗意谓豪杰之士,伏处草野,不得君上之委任,虽智勇绝人,雄略盖世,人孰能知?一旦出畎亩之中,得尺寸之栖,树功立业,自致于青云之上,然后为人所仰瞻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