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剑头

拾得折剑头,不知折之由。
一握青蛇尾,数寸碧峰头。
疑是斩鲸鲵,不然刺蛟虬。
缺落泥土中,委弃无人收。
我有鄙介性,好刚不好柔。
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折剑头》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一个拾得的折剑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对正直不屈精神的赞美。下面是对《折剑头》的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生平:白居易是唐朝中期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作以其通俗易懂和贴近民生的特点著称。白居易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变迁,但始终保持其诗歌创作的独立性与真实性。
  • 创作动机:白居易创作此诗的具体动机可能与其个人经历有关,也可能是受到当时社会风气或文学风气的影响。
  1. 诗歌原文详解
  • 诗篇内容:《折剑头》开篇就描绘出了诗人在一片荒芜之地发现一把断裂的剑,这把剑虽然已经折断,但仍散发着一种不屈的气质。诗人由此展开了深入的思考和描写,通过“直折”与“曲全钩”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正直不屈性格的推崇。
  • 意象运用:诗中的“青蛇尾”、“碧峰头”等意象,不仅增添了诗的视觉美感,同时也寓意着剑的精神特质,即刚直不阿、勇往直前的品质。
  1. 艺术特色分析
  • 形式特点:五言律诗的格式使得整首诗结构严整,音律和谐,便于读者朗读和记忆。
  • 语言魅力:诗中的语言平实而富有力度,如“我有鄙介性,好刚不好柔”,简洁有力地表达了诗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折剑头》不仅是一首反映诗人个性和情感的诗歌,更是唐代诗歌艺术成就的一个缩影。它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的巧妙结合,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