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病方吟越,君行已过湖。
去应缘直道,哭不为穷途。
亚竹寒惊牖,空堂夜向隅。
暗魂思背烛,危梦怯乘桴。
坐痛筋骸憯,旁嗟物候殊。
雨蒸虫沸渭,浪涌怪睢盱。
索绠飘蚊蚋,蓬麻甃舳舻。
短檐苫稻草,微俸封渔租。
泥浦喧捞蛤,荒郊险斗貙。
鲸吞近溟涨,猿闹接黔巫。
芒屩泅牛妇,丫头荡桨夫。
酢醅荷裹卖,醨酒水淋沽。
舞态翻鸲鹆,歌词咽鹧鸪。
夷音啼似笑,蛮语谜相呼。
江郭船添店,山城木竖郛。
吠声沙市犬,争食墓林乌。
犷俗诚堪惮,妖神甚可虞。
欲令仁渐及,已被疟潜图。
膳减思调鼎,行稀恐蠹枢。
杂莼多剖鳝,和黍半蒸菰。
绿粽新菱实,金丸小木奴。
芋羹真暂淡,䶉炙漫涂苏。
炰鳖那胜羜,烹鯄只似鲈。
楚风轻似蜀,巴地湿如吴。
气浊星难见,州斜日易晡。
通宵但云雾,未酉即桑榆。
瘴窟蛇休蛰,炎溪暑不徂。
伥魂阴叫啸,鵩貌昼踟蹰。
乡里家藏蛊,官曹世乏儒。
敛缗偷印信,传箭作符繻。
椎髻抛巾帼,镩刀代辘轳。
当心鞙铜鼓,背弝射桑弧。
岂复民氓料,须将鸟兽驱。
是非浑并漆,词讼敢研朱。
陋室鸮窥伺,衰形蟒觊觎。
鬓毛霜点合,襟泪血痕濡。
倍忆京华伴,偏忘我尔躯。
谪居今共远,荣路昔同趋。
科试铨衡局,衙参典校厨。
月中分桂树,天上识昌蒲。
应召逢鸿泽,陪游值赐酺。
心唯撞卫磬,耳不乱齐竽。
海岱词锋截,皇王笔阵驱。
疾奔凌騕袅,高唱轧吴歈。
点检张仪舌,提携傅说图。
摆囊看利颖,开颔出明珠。
并取千人特,皆非十上徒。
白麻云色腻,墨诏电光粗。
众口贪归美,何颜敢妒姝。
秦台纳红旭,酆匣洗黄垆。
谏猎宁规避,弹豪讵嗫嚅。
肺肝憎巧曲,蹊径绝萦迂。
誓遣朝纲振,忠饶翰苑输。
骥调方汗血,蝇点忽成卢。
遂谪栖遑掾,还飞送别盂。
痛嗟亲爱隔,颠望友朋扶。
狸病翻随鼠,骢羸返作驹。
物情良徇俗,时论太诬吾。
瓶罄罍偏耻,松摧柏自枯。
虎虽遭陷阱,龙不怕泥涂。
重喜登贤苑,方欣佐伍符。
判身入矛戟,轻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是唐代诗人元稹的作品。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的各个方面:
- 诗词原文
- 我病方吟越,君行已过湖。去应缘直道,哭不为穷途。
- 亚竹寒惊牖,空堂夜向隅。暗魂思背烛,危梦怯乘桴。
- 坐痛筋骸憯,旁嗟物候殊。雨蒸虫沸渭,浪涌怪睢盱。
- 诗词背景
- 创作时间:《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创作于元和九年(814年)。
- 创作地点:该诗歌可能反映了当时作者在长安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 创作动机:元稹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乐天(李嘉佑)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自身的抑郁与不安。
- 诗词风格
- 抒情色彩:诗歌充满了浓厚的抒情色彩,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和心情。
- 意境营造:元稹善于运用象征和比喻,如“亚竹寒惊牖”中的“亚竹”,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竹子在寒冷中颤抖的景象,也隐喻着诗人内心的不安。
- 艺术特色
- 对比手法: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如“坐痛筋骸憯”与“旁嗟物候殊”,前者表现身体的不适,后者感叹季节变迁带来的不同感受。
- 意象运用:诗中的意象丰富,如“亚竹”和“空堂夜向隅”等,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 历史评价
- 文学价值:该诗歌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被视为元稹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 情感表达:诗中的情感表达真挚而深刻,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 文化影响
- 文人交流:这首诗体现了唐代文人之间的友谊和交流,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 诗歌发展:对于后世的诗歌创作,特别是唐诗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元稹的《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抒发个人情感的文学作品,也是唐代文人社会生活和心理状态的真实写照。这首诗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邃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