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

绿原青垄渐成尘,汲井开园日日新。
四月带花移芍药,不知忧国是何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贞元十四年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是晚唐诗人温庭筠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创作生涯中的一篇佳作。

该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描绘了在干旱季节里,人们渴望雨水到来的心情。通过“贞元十四年”这一特定的时间点,“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诗歌,反映了唐代中期的社会状况以及人民的生活困境。

温庭筠在这篇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来表达情感,比如将干旱比作人的心灵之渴求,而“权门”则隐喻了那些拥有权力的人。芍药花在这里被赋予了一种神圣的含义,它不仅代表爱情与美满,也象征着希望与重生。

温庭筠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来表达情感,如“旱甚见权门移芍药花

注解

汲井:一作「汲水」。

赏析

《唐诗快》:此权门必相府也。何以知之?曰芍药为花相,故相君以同类而亟亟移之。然花相以花为身,权相当以花为面矣。

《唐人绝句精华》:此诗亦写农民与权贵遇旱之心情不同,末句直是谴责之词。按唐制每年二月一日,以农务方兴,令百寮具则天大圣皇后所删定《兆人本业记》进呈。吕温有《代文武百寮进农书表》,有曰:「经始岁功,导扬生德。征有司之旧典,奉先後之遗文。深居穆淸,亲览奥妙。匪崇朝而尽更田亩,不出户而遍洽人情。见捽草杯土之艰,知寒耕热耘之苦。宸心感念,宸亩昭苏。一叹而时雨先飞,三复而春雷自起。」观此文知古之贤者无不重视农民之辛勤,所以告戒深宮之帝王,当知稼穑之艰难,因此事乃国政之本也。今天下大旱,绿原青陇皆将成焦土,农民之忧勤可知,而权门则日日汲水开园,移种芍药,以为娱赏之用,宜诗人严谴之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