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州过胡儿饮马泉

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
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
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盐州过胡儿饮马泉》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七律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在春天经过收复的五原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李益(约746年-约813年),字君虞,陇西姑臧人,唐朝中期诗人。他的诗歌多描写边塞风光、战争生活,风格雄浑悲壮,语言精练明快。他的《盐州过胡儿饮马泉》便是其中的经典之作,不仅展现了其卓越的文学才华,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人民的情感世界。

诗的开篇“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景色:绿杨垂挂于水面,水草摇曳生姿,一派和谐安宁的景象。这既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也暗含着对过去的怀念和留恋。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在面对历史变迁时的内心感受,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过去辉煌岁月的追忆与感伤。

紧接着,“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两句,通过“吹笳”与“倚剑”两个动作,展示了古代边塞英雄豪情的一面。吹笳代表战士们的号角声,象征着他们在边疆的坚守与寂寞;而倚剑则暗示了英雄人物的孤独与不屈。这样的描写不仅增添了诗句的动感,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种超越时空的英雄气概。

诗中的“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反映了历史沧桑巨变的深刻内涵。这里提到的“冻合关山路”形象地描绘了历史上的艰苦环境,而“分流汉使前”则揭示了国家分裂后各自为政的局面。这些内容不仅展示了历史的沉重,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深切期盼和忧虑。

诗的最后一部分“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则是诗人对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这里的“莫遣行人”意味着不要让远行的人因忧虑而过早地衰老,而“恐惊憔悴入新年”则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的担忧。

李益的《盐州过胡儿饮马泉》不仅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历史的变迁和个人的命运。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和人文精神,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古典诗词中蕴含的深厚情感和哲理思考。

注解

题注:一作「过五原胡儿饮马泉」。

「旧是胡儿饮马泉」句:鸊鹈泉在豐州城北,胡人饮马於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