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
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
回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
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
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
回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
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
李群玉是常德考察和记载“长沙窑”的第一人。他的《石渚》一诗,对当时长沙窑陶瓷器的生产情况,作了真实而生动的描述。“石渚”,就是指长沙窑的所在地。诗中描写长沙窑在烧制陶瓷时,烟火冲天,十分壮观。“地形穿凿势”是指挖掘瓷土的山洞和洞穴的深度。从此也可见,“长沙窑”就是唐诗中的“石渚窑”。
石渚:即长沙窑。长沙窑被称为大唐文化的一枝奇葩。在我国陶瓷史上,继青瓷、白瓷之后,长沙窑成为彩瓷系列唯一的具有代表性的瓷窑。它的崛起,与安史之乱,以及北人南迁和南方经济文化的兴旺发达有着必然联系。其时间大致相当于8世纪后半期,即安史之乱之际。9世纪中期(即元和至大中年间),长沙窑发展到鼎盛时期,至10世纪(即五代十国时期)趋向衰落。周世荣《长沙窑彩瓷》说:“长沙窑以烧彩瓷为主,同时也兼烧青瓷和少量的白瓷。但青瓷比不上越窑青瓷之坚细,而白瓷也敌不过邢窑白瓷之雪白。长沙窑瓷器不以胎质取胜,也不以追求如霜似雪的釉质取胜,而是以彩色灿烂,繁花似锦的釉下彩绘装饰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