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烟秋寺泛潮来,水浸城根古堞摧。
尽日伤心人不见,石榴花满旧歌台。
游楞伽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楞伽寺》是宋朝诗人宋无的作品。
宋无的这首诗作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神秘的佛教圣地,让后世读者能够在诗中感受到楞伽寺的庄严肃穆与自然之美。《游楞伽寺》不仅是一首描写寺庙风光的诗歌,更是宋代文人对自然美和心灵境界追求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不仅能够领略到宋无深邃的情感世界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还可以深刻体会到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文化内涵。
注解
游楞伽寺:此诗也见于《全唐诗》卷五四一《李商隐集》中,题作《游灵伽寺》,系据《唐音统签》收录,实误,据他本可证定为许浑诗。
楞伽寺:在苏州,参《自楞伽寺晨起泛舟道中有怀》。《全唐诗稿本》题注“宋刻作曼伽寺”。
碧烟:据蜀刻本、书棚本、《万首唐人绝句》卷二四。《乌丝栏诗真迹》中作“晚烟”。
古堞:古城上的女墙。女墙是指建在城墙顶部内外沿上的薄型挡墙。其与大城相比,极为卑小,故称女墙。建在城顶内沿的女墙也称宇墙,建在城顶外沿的女墙也称垛墙。女墙用于城顶防护和御敌屏障,是古代城墙必备的传统防御建筑。
石榴:据蜀刻本、书棚本、《万首唐人绝句》。而《乌丝栏诗真迹》中作“石楠”。
花满:蜀刻本、书棚本校“一作‘花发’”。
歌台:用于歌舞的台榭。歌,据蜀刻本、书棚本,而《万首唐人绝句》中作“琴”。
赏析
《丁卯集笺注》卷八:此公楞伽寺怀人之作。盖伊人向在寺中与公盘桓,而今日不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