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十三首(其二)

宫北田塍晓气酣,黄桑饮露窣宫帘。
长腰健妇偷攀折,将喂吴王八茧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园十三首》(其二)是李贺的组诗中的作品,通过细腻入微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自然和历史的深刻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至十一年(816年),李贺辞官回到家乡福昌昌谷,在南园闲居时所作的一组杂诗。
  • 李贺是一位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诗人,他的创作深受杜甫和李白的影响,以奇诡的想象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于世。他的诗歌语言华丽而富有音乐性,常运用象征、暗示等手法表达深刻的思想情感。
  1. 创作背景
  • 此诗写于李贺归乡期间,他在福昌昌谷南园的生活中,通过观察和体验生活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志向。这种生活状态为他的诗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来源。
  • 李贺身处唐朝晚期的社会变革期,面对政治的腐败和社会的动荡,他的内心充满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迷茫。这些复杂的情绪在他的诗作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1. 诗句原文及翻译
  • 宫北田塍晓气酣,黄桑饮露窣宫帘。长腰健妇偷攀折,将喂吴王八茧蚕。
    宫北田塍晓气酣,黄桑饮露窣宫帘。长腰健妇偷攀折,将喂吴王八茧蚕。
  • 李贺通过生动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批判。这种矛盾的情感在他许多作品中都有体现,如“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1. 作品赏析
  • 在这首诗中,李贺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精细刻画,展示了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观点。他不仅仅是在描述一个简单的场景,而是在通过这个场景表达他对生活、自然和社会的深层次思考。
  • 李贺的诗歌常常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深沉的哲理意味,这使得他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1. 写作背景
  • 这首诗是在唐宪宗元和八年至十一年间创作的,此时李贺正处于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官场回归到了乡村。这个时期对他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 这一时期也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政治动荡不安,社会矛盾激化,这也使得李贺在诗歌中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李贺的《南园十三首》(其二)不仅是一首美丽的田园诗,更是李贺心中所思、所感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对于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