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大周如意元年秋七月,圣神皇帝御洛城南门,会銮十方贤众,盖天子之孝也。
浑元告秋,羲和奏晓。太阴望兮圆魄皎,阊阖开兮凉风袅。四海澄兮百川晶,阴阳肃兮天地窅。扫离宫,清重閤,设皇邸,张翠幕。鸾飞凤翔,睒易倏烁;云舒霞布,翕赫忽霍。陈法供,饰盂兰。壮神功之妙物,何造化之多端?青莲吐而非夏,赬果摇而不寒。铜铁银锡,璆琳琅玕。映以甘泉之玉树,冠以承露之金盘。宪章三极,仪形万类。上寥廓兮法天,下安贞兮象地。殚怪力,穷神异。少君王子,掣曳兮若来;玉女瑶姬,翩跹兮必至。鸣鷫鸘与鸑鷟,舞鶤鸡与翡翠。毒龙兮赫然,狂象奔兮沉醉。怖魍魉,潜魑魅。离娄明目,不足见其精微;匠石洗心,不足徵其奥秘。缤缤纷纷,氤氤氲氲。五色成文若荣光,休气发彩于重云。蒨蒨粲粲,焕焕烂烂。三光壮观若合璧,连连珠耿耀于长汉。夫其远也,天台杰起,绕之以赤霞;夫其近也。削成孤峙,覆之以莲花。晃兮瑶台之帝室,兮金阙之仙家。其高也。上诸天于大梵;其广也,遍法界于恒沙。上可以荐元符于七庙,下可以纳群动于三车者也。
于是乎腾声名,列部伍,前朱雀,后元武,左苍龙,右白虎,环卫匝,羽林周。雷鼓八面,龙旗九斿,星戈耀日,霜戟含秋。三公以位,百寮乃入,鸣佩锵锵,高冠岌岌。规矩中,威容翕,无族谈,无错立。若乃山中禅定,树下经行。菩萨之权现,如来之化生。莫不汪洋在列,欢喜充庭。天人俨而同会,龙象寂而无声。圣神皇帝乃冠通天,佩玉玺,冕旒垂目,紞纩塞耳,前后正臣,左右直史,身为法度,声为宫徵,穆穆然南面以观矣。八枝初会,四影高悬。上妙之座,取于灯王之国,大悲之饭,出于香积之天。随蓝宝味,舍卫金钱。面为山兮酷为沼,花作雨兮香作烟。明因不测,大福无边。铿九韶,撞六律,歌千人,舞八悄。孤竹之管,云和之瑟,麒麟在郊,凤凰蔽日,天神下降,地祇咸出。于是乎上公列卿,大夫学士,再拜稽首而言曰:“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
散元气,运洪炉,断鼇足,受龙图,定天宝,建
盂兰盆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盂兰盆赋》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原题为“孟兰盆花下作”。全诗以佛道两家的祭祀习俗为主题,通过描绘祭拜活动的场景和寓意,表达了作者对生死观、人伦关系以及社会伦理的深刻思考。这首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社会意义,在唐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盂兰盆赋》原文:
题目:孟兰盆花下作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开。
今日同来尽芳树,只今惟有鹧鸪飞。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特定的夜晚场景和祭祀活动,展现了作者对生死观和社会伦理的独特见解。
- 背景设定:首句“昔年八月十五夜”点明了时间,“曲江池畔杏园开”则交代了地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