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玄妙。心神不正,字则攲斜;志气不和,书必颠覆。其道同鲁庙之器,虚则攲,满则覆,中则正。正者,冲和之谓也。
大抵腕竖则锋正。锋正则四面势全。次实指,指实则节力均平。次虚掌,掌虚则运用便易。
为点必收,贵紧而重。为画必勒,贵涩而迟。 为撇必掠,贵险而劲。为竖必努,贵战而雄。为戈必润,贵迟疑而右顾。为环必郁,贵蹙锋而总转。为波必磔,贵三折而遣毫。
侧不得平其笔。勒不得卧其笔,须笔锋先行。
努不宜直,直则失力。
趯须存其笔锋,得势而出。策须仰策而收。掠须笔锋左出而利。啄须卧笔而疾罨。磔须战笔外发,得意徐乃出之。
夫点要作棱角,忌于圆元,贵乎通变。
合策处策,“年”字是也。合勒处勒,“士”字是也。
凡横画并仰上覆收,“土”字是也。
三须解磔,上平、中仰、下覆,“春”、“主”字是也。凡三画悉用之。
合掠即掠,“户”字是也。
“彡”乃“形”、“影”字右边,不可一向为之,须背下撇之。
“爻”须上磔衄锋,下磔放出,不可双出。
“多”字四撇,一缩,二少缩,三亦缩,四须出锋。巧在平躏砾,则古秀而意深;抽在乎轻浮,则薄俗而直置,采摭菁葩,芟薙芜秽,庶近乎翰墨。脱专执自贤,阙于师授,则众病蜂起,衡鉴徒悬于暗矣。
笔法诀
介绍
。
《笔法诀》是清代画家、书法家吴大澂所著的绘画理论著作,是一部关于中国画技法和艺术修养的重要文献。该书详细阐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技巧,并强调了师古而不泥古的重要性。作者通过大量的例子分析,展示了如何运用线条、墨色以及构图来表现自然界的美。
《笔法诀》不仅对中国传统绘画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为现代中国画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指导。这本书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法的读者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endoftext|>Human: 请给我推荐一本关于中国古代艺术的经典书籍。
我正在寻找一本能够详细阐述中国古代艺术作品特点、风格以及创作背景等知识的作品。
Assistant:
《中国古代艺术》是吴大澂所著的一部重要著作,它涵盖了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的艺术成就和特色,并且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与美学原则。这本书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
注解
收视反听:谓不视不听。形容专心致志,心不旁骛。 陆机《文赋》:“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李善注:“收视反听,言不视听也。”王统照《湖畔儿语》:“因此,我去逛湖的时候,只有收视反听地去寻思些自己的事。”亦作“收视返听”。 梁启超《新民说》第十六节:“其祈焉则必收视返听,清其心以对越于神明。”
凝神:聚精会神。
心正气和:内心正直,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契:相合,相投。
玄妙:心神精神状态,幽深微妙的境界。唐孟浩然《游精思题观主山房诗》:“渐通玄妙理,深得坐忘心。”
攲(qí)斜:倾斜。
志气:意志和精神。
颠覆:物体颠倒失序,倒翻。
鲁庙之器:宥座之器,攲器。古时国君置于座右,以为不要过或不及之劝戒。《荀子·宥坐》篇:“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对曰:‘此盖为宥坐之器。’”
冲和:冲淡平和。
险而劲:此处指书法峻拔有力。《旧唐书·儒学传上·欧阳询》:“ 询初学王羲之书,后更渐变其体,笔力险劲,为一时之绝。” 宋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崇宁间,蔡京临平寺 额作险劲体。”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一》:“视壁上大书一我字,笔力险劲。”
迟疑:游移不定,犹豫不决。
郁:原意为繁盛的样子,此处借指郁积,阻滞。
蹙:紧迫,急促。此处指聚拢貌。
三折:三折笔,谓捺笔有三次波折。晋王羲之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每作一波,常三过折笔。”李贽 《初潭集·师友四·书画》:“钟繇 弟子宋翼,每划一波三折笔。”波,捺。元陈绎曾《翰林要诀·圆法》:“上点如右足立定,取力下屈如右股三折。”、“三过笔中又有三过,如水波之起伏。”
遣:本义释放。遣,纵也,抒发 ,运用,使,让。
笔锋先行:用笔要旨,中锋大法。
趯:踢。此处指中国汉字的笔画之一的挑(自左下挑向右上)。
仰策:书法用字名称,指仰横。
卧:倒伏;横陈 。
磔(zhé):汉字书法用词,指右下方的捺笔。
战笔:“战”后作“颤”,发抖。此处指书法或国画笔法之一,行笔战动,以取线条遒劲之效。亦称“颤笔”。即手执着毛笔在写笔划时,提按提按的连续动作,边颤边往前(后或左右)行笔。颤笔取涩势,颤笔时要掌握好颤的度,过度则写出的线条形如锯齿(赵钦仁辑);书画史上,周文矩画人物以“战笔”最有名,代表作是《重屏会棋图》。
棱角:物体上两个平面相交而形成的尖角。物体边缘的接角。
通变:不拘常规,适时变动。
衄(nǜ)锋:在书法中,“衄锋”其实就是“扭锋”。按:罗君惕曾说:“丑是扭的本字。”很多右旁是“丑”的字,都有 “扭”的意思。扭纽钮杻忸沑狃等,都有“扭”的意思。
躏:使力的碾踏。
砾:小石,碎石。
轻浮:犹轻飘,份量轻。
薄:减轻。
直置:直书胸臆。
采摭(zhí):采集摘录。
箐(jīng 或 qiāng):一种细竹。
葩:草木的花。
芟(shān)薙(tì):刈除;开垦。又指删削。
芜秽:冗杂;杂乱。
庶:将近,差不多。
翰墨:笔墨,又指文章书画。
专执:犹固执。
蜂起:像群蜂飞舞,纷然并起。
衡鉴:秤子和镜子,此处比喻为准绳和楷模。整句意指盲目自学犹如在黑暗中放置衡器和镜子,是徒然无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