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题稚川山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稚川山水》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主要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深厚的思乡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 创作背景
- 个人经历与情感寄托:戴叔伦作为唐代诗人,曾在新城(今浙江富阳)、东阳(今浙江东阳)等地担任县令。这些经历使他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江南山水,这些地方的风景美景也成为了他诗歌中频繁描写的对象。同时,诗人的家也在润州金坛,那里山清水秀,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灵感。
诗歌原文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诗句解析
- 第一句:“松下茅亭五月凉”中的“松下茅亭”形容了一个安静而舒适的环境,五月则点明了时节,给人以清凉之感。这样的场景为诗歌营造了一种闲适的氛围,使人容易产生共鸣。
- 第二句:“汀沙云树晚苍苍”中的“汀沙”和“云树”描绘了一幅黄昏时水面上的沙洲和树林交织的景象,增添了一份朦胧美。而“晚苍苍”形容暮色降临后树木的色调,进一步加深了画面的层次感。
- 第三句:“行人无限秋风思”中,“行人”指诗人自己,表达了他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思绪万千。“秋风思”则是借用西晋张翰见秋风起,思吴中菰菜、蓴羹、鲈鱼脍,遂命驾归江东的典故,借指乡思。这种引用典故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使得表达的情感更加深刻。
- 第四句:“隔水青山似故乡”中的“隔水青山”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眼前所见的山景。这里的“似故乡”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家乡山水的怀念,也反映了他心中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题稚川山水》是戴叔伦以山水为载体抒发思乡之情的作品,通过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情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江南水乡景象。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