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桃

无赖夭桃面,平明露井东。
春风为开了,却拟笑春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译文

刁钻的桃花蕊欣欣向荣,黎明时盛开在露井以东。

本依靠春风助才得怒放,回头来却打算嘲笑春风。

介绍

《嘲桃》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这首诗采用讽谕的手法,表面嘲讽桃花(即夭桃),实际是在讥刺那些得意后负心的小人。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文学作品:

  1. 作者
  • 李商隐,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对人生、社会的独特观察。
  1. 诗歌原文
    无赖夭桃面,平明露井东。春风为开了,却拟笑春风。

  2. 诗歌解析

  • 前两句:描述了桃花开放的情景,以“无赖夭桃面”来形容桃花的性格,暗示了桃花的不羁与任性。同时,“平明露井东”描绘了一幅清晨时分,桃花在井东边盛开的画面,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 中间两句:“春风吹绽了桃花,桃花不知感激,却反而要讥笑春风。”这里通过春风的描写,表达了对那些得意后负心的小人的讽刺。春风本应温暖和煦,然而这些小人却不懂得感恩,反而嘲笑春风。
  • 后两句:“春风为开了,却拟笑春风。”这里的“拟笑春风”既包含了讽刺的意思,也包含了诗人对这些小人的同情和无奈。春风被误解为有情之物,但实际上春风只是自然现象,没有情感。
  1. 主题思想
  • 《嘲桃》这首诗的主题是批判那些得意忘形、得意后变心的人。通过对桃花这一具象的嘲讽,诗人实际上在批评那些在生活中得意后却忘记初心的人。
  1. 艺术特色
  • 李商隐的诗作常以其含蓄深沉、意象丰富而著称。在《嘲桃》中,李商隐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隐喻,使得整首诗不仅具有画面感,还充满了哲理意味。
  • 这首诗的语言精炼而富有力度,每一个字都经过精心挑选,使得整首诗既简洁又富有深度。
  1. 历史影响
  • 《嘲桃》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后世读者的喜爱和赞赏。它不仅体现了李商隐的艺术成就,也为后人提供了一种审视人性和社会的角度。

李商隐的《嘲桃》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个人情感与见解的诗歌,更是一部富含哲理和教育意义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阅读和理解,人们可以更好地领悟到诗人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成就,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应对各种挑战和诱惑。

注解

无赖:刁钻蛮横。夭:形容草木茂盛。

平明:天大亮的时候。露井:没有盖的井。

为开了:“为”有帮助的意思,“开了”指开花的始终。

却:回头。拟:打算。笑:嘲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