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上乐游园,四望天日曛。
东北何霭霭,宫阙入烟云。
爱此高处立,忽如遗垢氛。
耳目暂清旷,怀抱郁不伸。
下视十二街,绿树间红尘。
车马徒满眼,不见心所亲。
孔生死洛阳,元九谪荆门。
可怜南北路,高盖者何人。
登乐游园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乐游园望》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白居易的这首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社会意义,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白居易的《登乐游园望》通过对乐游园高处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当时政治和社会现状的不满及内心的苦闷。诗中的“独上乐游园”不仅表现了诗人独自登高远眺的行动,也反映了其孤独和不被理解的状态。而“四望天日曛”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所见之景,暗示了周围环境压抑、阴沉的氛围。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同时也加深了读者对诗人心境的理解。
白居易在这首诗中巧妙地将个人感受与国家大事结合起来,展现了他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洞察。他通过观察宫阙、车马以及红尘等景象,表达了对社会中小人和志士沉沦现实的感慨。诗中的“爱此高处立,忽如遗垢氛”透露出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内心体验,以及对不公现象的强烈愤慨。
从文学角度来看,白居易的《登乐游园望》采用了五言古诗的形式,简洁明了而又意蕴深远。整首诗语言平实,意境开阔,充分显示了白居易作为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的卓越成就。他的诗歌常常以简练的笔触描绘出宏大的主题,使读者能在有限的篇幅中感受到无限的意境和情感。
白居易的《登乐游园望》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它不仅是唐代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唐代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状况,以及诗人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
白居易的《登乐游园望》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现实不满的诗歌,更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感染力的杰作。它不仅展示了白居易卓越的文学才能,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真实面貌,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