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微之伤仲远

幽独辞群久,漂流去国赊。
只将琴作伴,唯以酒为家。
感逝因看水,伤离为见花。
李三埋地底,元九谪天涯。
举眼青云远,回头白日斜。
可能胜贾谊,犹自滞长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忆微之伤仲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这首诗不仅体现了白居易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还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风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朝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因直言进谏而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来在洛阳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的诗作广泛涉及时政、民生、哲理等多个领域,以其平易近人的语言风格著称于世。
  1. 作品原文
  • 幽独辞群久,漂流去国赊。
  • 只将琴作伴,唯以酒为家。
  • 感逝因看水,伤离为见花。
  • 李三埋地底,元九谪天涯。
  • 举眼青云远,回头白日斜。
  • 可能胜贾谊,犹自滞长沙。
  1. 作品赏析
  • 这首诗采用了五言排律的结构形式,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友人李三和元九深厚的思念和感慨。
  • 诗中使用了“李三”和“元九”,这是白居易对两位同时期好友的昵称。他们分别因为政治原因被流放,远离故乡和亲友,这种境遇使得他们的命运显得尤为凄凉。
  1. 创作背景
  • 此诗的创作背景是在作者被贬之后,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思考。

除了上述阐述的基本内容外,以下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信息:

  • 白居易的这首《忆微之伤仲远》不仅是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与寄托。
  • 诗中流露出的孤独和无奈,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如官场的腐败和个人命运的无常。
  • 白居易的诗歌语言朴实无华,却又情感真挚,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高的审美追求。

《忆微之伤仲远》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歌,也是唐代社会历史的一面镜子。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的文化特色和艺术成就,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

注解

题注:李三仲远去年春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