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家夏日九首 其二

隐士长松壑,先生孤竹丘。
溪深常抱冻,涧冷镇含秋。
九春宁解褐,五月自披裘。
谁信汤年旱,山燋金石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家夏日九首 其二》是唐代诗人王绩的作品

《山家夏日九首 其二》作为一首隐士的诗篇,体现了作者王绩对于自然山水的热爱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此诗中,“隐士长松壑”与“先生孤竹丘”描绘了隐士居住的自然环境,通过对比长松与孤竹,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同时,“溪深常抱冻,涧冷镇含秋”两句不仅描绘了溪流和山涧的景象,更透露出诗人对这些自然景观深深的感情,如同他自喻的“解褐”,在春天依旧穿着厚重的衣服,到了夏天则穿上薄裘以抵御寒冷。

诗中“谁信汤年旱,山燋金石流”表达了一种对时局变迁的无奈,暗含着对干旱天气带来的灾难性影响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于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的忧虑。

王绩的《山家夏日九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和人文情怀的作品。通过对诗中意象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意义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