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逐游山去,聊观避俗情。
引流还当井,凭树即为楹。
酒中添药气,琴里作松声。
石炉煎玉髓,土釜出金精。
水碧连年服,云丹计日成。
还看市朝路,无处不营营。
山中独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绩《山中独坐自赠》
在唐代,有一位诗人名叫王绩,他的《山中独坐自赠》是一首蕴含深意的诗作。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超然,还揭示了他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山中独坐自赠》原文如下:
幽人似不平,独坐北山楹。
携妻梁处士,别妇许先生。
摈俗劳长叹,寻山倦远行。
此诗首句“幽人似不平”透露出一种超然的态度,似乎诗人并不完全赞同世俗的是非观。次句“独坐北山楹”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北山之上,形象地表现出他的内心世界与世隔绝的状态。三、四句“携妻梁处士,别妇许先生”则展现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尘世纷扰的远离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摈俗劳长叹,寻山倦远行”表达了诗人在追求理想生活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束缚,以及因追逐理想而感到的疲惫与无奈。
我们可以感受到王绩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净土。尽管身处乱世,但王绩并未随波逐流,而是保持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和清高志节。《山中独坐自赠》不仅是一篇抒发情感的诗篇,更是一部反映诗人内心世界的哲学散文。它告诉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心灵的宁静是多么重要,而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保持本真和独立思考更是不可多得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