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坐咏思

张衡赋《四愁》,梁鸿歌《五噫》。
慷慨□□□,憔悴将焉如?
纷吾独无闷,高卧喜闲居。
世途何足数,人事本来虚。
三王无定策,五帝有残书。
咄嗟建城市,倏忽观丘墟。
明治若不足,昏暴常有馀。
寄言忘怀者,归来任卷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王绩的《端坐咏思》是一首唐代诗歌,展现了作者独特的个性与思想。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人生平与诗作背景
  • 王绩的生平和时代:王绩,隋末唐初著名诗人,以“狂士”名世,其诗作多反映个人的情怀和对社会的看法。他的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端坐咏思》的创作时间: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具体的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断它属于王绩的晚年或晚年之后。
  • 作品与当时文化环境的关联:《端坐咏思》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国家大事和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
  1. 诗中典故与主题表达
  • 引用的典故:诗中的“张衡赋《四愁》,梁鸿歌《五噫》”表明,王绩在作品中借用了张衡的《四愁诗》和梁鸿的《五噫》。这些典故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显示了王绩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前人作品的熟悉。
  • 主题表达: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时政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诗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
  • 艺术手法:《端坐咏思》采用了古典诗词中的常见艺术手法如对仗、用典等,使得整首诗既有深沉的文化底蕴,又不乏生动的艺术美感。
  1. 诗歌结构与语言风格
  • 结构分析:该诗的结构较为简练,分为若干层次,每一层次都有紧密的逻辑关系,共同构建起完整的思想体系。
  • 语言特点:诗歌的语言质朴而不失典雅,体现了王绩作为一位诗人的语言驾驭能力。诗中的词汇选择和句子构造都恰到好处地传达出诗人的情感。
  • 意境营造:通过具体的诗句,如“慷慨 ,憔悴将焉如?纷吾独无闷,高卧喜闲居”,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忧国忧民又自足自在的形象。

《端坐咏思》不仅体现了王绩的个人才华,也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作为唐代诗歌的一个缩影,此诗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鉴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