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孚五十年前游天台宿建公院登华顶攀琪树观石桥之险绝缅怀昔游因为绝句寄知建长老兼呈台州王司马

天生石月架空虚,树缀龙髯子贯珠。
三十年前已攀折,建公曾到上方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华顶》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四十二字,分上下两联,上联写登山所见;下联抒发作者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华山顶峰的险峻壮观景象,并表达了作者对于昔游天台山时的感受以及对知建长老及台州王司马的怀念。通过描写登顶后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与敬畏之心。

黄庭坚(1045年9月9日—1128年5月30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江西宗匠,晚岁自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茶学家和金石收藏家。

《登华顶》全诗如下:

**元孚五十年前游天台宿建公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