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波乐 其二十四

他见见我见,我见见他见。
二见亦自见,不见喜中面。
手把车钏镜,终日向外看。
唯见他长短,不肯自洮练。
竟竟口合合,犹如冶排扇。
逢人即作动,心舌常交战。
不肯自看身,看身善不善。
如此痴冥人,只是可恶贱。
劝君学修道,含食但自□。
且拔己饥渴,五邪邪毒箭。
获得身中病,应时乃一现。
安住解脱中,无碍未别见。
住是分别有,任用法界遍。
纵起六十二,非由无罪殿。
所以得如斯,有大善方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回波乐·其二十四》是唐代诗人王梵志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回波乐”为词牌名,又名“回波词”等。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他见见我见,我见见他见。
    二见亦自见,不见喜中面。
    手把车钏镜,终日向外看。
    唯见他长短,不肯自洮练。
    竟竞口合合,犹如冶排扇。
    逢人即作动,心舌常交缠。

  2. 诗歌赏析

  • 主题思想:此诗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人们行为和心理的描绘,反映了人们在追求外在荣华富贵与生命存续之间的矛盾心理以及对世俗束缚的深刻反思。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简洁的笔触,传达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 艺术特色: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采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例如,诗中的“手把车钏镜,终日向外看”,既形容了人们对外在形象的关注,也暗示了内心的不安和纠结。此外,诗中“逢人即作动,心舌常交缠”一句,形象地描绘出人心的复杂和多变。
  • 情感表达:整首诗充满了深刻的情感表达。如“不见喜中面”,“不肯自洮练”等句子,表达了一种对于现实不满和对自我修养的渴望。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共鸣感。
  • 语言风格:此诗的语言风格朴实无华,却极具表现力。如“他见见我见,我见见他见”这样的重复句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加深了诗句的内涵。同时,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歌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内涵。
  1. 历史背景
  • 时代背景: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极为繁荣的时期,诗歌、散文、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王梵志的诗歌创作自然受到了当时文化的熏陶。
  • 社会环境:唐代社会虽然开放多元,但也充满了竞争和诱惑。这首诗所反映的正是当时社会中人们普遍存在的矛盾心理和对世俗束缚的反思,这也是唐代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回波乐·其二十四》不仅是王梵志个人情感与思想的体现,也是唐代诗歌文化的一个重要代表。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了解到唐朝的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也能深入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