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建昌冯明府

尝闻陶彭泽,解印归匡庐。
今见冯海昏,辞官还隐居。
贤人五百年,间生信非虚。
清风激贪冒,白云同卷舒。
家山列画屏,绿水环庭除。
秋清对吟尊,羲皇人不如。
祇今建昌民,方话大冯君。
何必遗爱碑,政声人尽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建昌冯明府》是一首唐代诗人王贞白创作的古诗,该诗不仅描绘了冯明府辞官归隐的情景,同时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对理想人格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王贞白,字有道,唐信州永丰人,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创作丰富多样,既有描写自然美景的清新之作,也有抒发个人情感的情感之作。其作品多表现出高洁的情操和对理想的追求。
  2. 诗歌原文:尝闻陶彭泽,解印归匡庐。今见冯海昏,辞官还隐居。贤人五百年,间生信非虚。清风激贪冒,白云同卷舒。家山列画屏,绿水环庭除。秋清对吟尊,羲皇人不如。祇今建昌民,方话大冯君。何必遗爱碑,政声人尽闻。
  3. 诗歌赏析:诗中通过对比“陶彭泽”和“冯海昏”两个历史人物,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诗歌中也体现了对冯明府高尚品德和政绩的赞美。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如家山、绿水等,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4. 文化意义:《送建昌冯明府》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在当今社会,这种对理想人格和隐逸生活的追求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激励着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纯净。
  5. 艺术特色:王贞白在这首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清风比作激扬的志向,将白云比作卷舒的心境,这些都使得诗歌充满了诗意和深度。同时,诗中的用词精炼,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创作技巧。

《送建昌冯明府》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文化的传承,对现代人来说,更是一种精神的指引。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内涵,值得每一位读者去细细品味和深入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