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里惜春深,闻幽即共寻。
贵看花柳色,图放别离心。
客醉花能笑,诗成花伴吟。
为君调绿绮,先奏凤归林。
花下宴送郑炼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花下宴送郑炼师》是唐代诗人戎昱的代表作品之一,创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诗中描绘了一幅在花下举行的宴席场景,表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及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具体介绍:
作者简介:戎昱,唐朝荆南(今湖北江陵)人,早年举进士不第,游历名城山川,后中进士。他曾任御史,因遭人陷害,贬为辰州刺史。诗作多反映家国的动荡离乱,风格沉郁。其诗作如《秋日行》、《宿渔阳》、《塞下曲》等,都体现了他的艺术才华和深沉情感。
诗歌原文:愁里惜春深,闻幽即共寻。贵看花柳色,图放别离心。客醉花能笑,诗成花伴吟。为君调绿绮,先奏凤归林。
诗歌赏析:《花下宴送郑炼师》以“花”为主题,将宴会的氛围与离别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诗中“贵看花柳色,图放别离心”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此外,诗中的“客醉花能笑,诗成花伴吟”,以及“为君调绿绮,先奏凤归林”,都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洁的品格。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深刻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技巧上。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宴会的氛围和离别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典故,使得整首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花下宴送郑炼师》是一首充满情感和艺术价值的唐诗,通过对宴会氛围和离别情感的描绘,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洁的品格。这首诗不仅是唐代诗歌的代表之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