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郭风雨朝斋怅然秋思

桐竹离披晓,凉风似故园。
惊秋对旭日,感物坐前轩。
江燕飞还尽,山榴落尚繁。
平生信有意,衰久已忘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山郭风雨朝斋怅然秋思’是一首中唐诗,由羊士谔所作。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羊士谔(772年—835年),字谏卿,唐代河南洛阳人,唐朝诗人。羊士谔曾于唐德宗贞元元年进士及第,顺宗时期累迁为宣歙巡官,因王叔文之乱而被贬至汀州宁化尉。宪宗元和初年被提拔监察御史,但因诬论李吉甫,后出为资州刺史。

  2. 诗歌原文
    桐竹离披晓,凉风似故园。
    惊秋对旭日,感物坐前轩。
    江燕飞还尽,山榴落尚繁。
    平生信有意,衰久已忘言。

  3. 诗歌鉴赏: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清晨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岁月流逝的感慨。诗中的“桐竹离披晓”描绘了清晨时分的景象,而“凉风似故园”则传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惊秋对旭日,感物坐前轩”表达了诗人在面对自然景物时所感受到的秋天的气息和岁月的变迁。

  4. 文化背景:羊士谔的作品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他的诗歌风格典重称工,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山郭风雨朝斋怅然秋思》作为其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羊士谔的《山郭风雨朝斋怅然秋思》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唐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