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州酬送何山人之容州

匣有青萍筒有书,何门不可曳长裾。
应须定取真知者,遣对明君说子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道州酬送何山人之容州》是唐朝诗人吕温所作。这首诗不仅在文学形式上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韵味,同时也在内容上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真理的追求。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吕温:吕温是唐朝的一位知名文人,以其卓越的诗才和深刻的思想见称。他的文学作品多涉及社会现实、人生哲理以及自然景观等主题,其中许多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匣有青萍简有书,何门不可曳长裾。”这句表达了一种自信与豁达的态度,意味着无论面对何种困难或挑战,都有能力应对和克服。
  • 译文:如同手中的青萍一样,简中藏着知识,任何门都可以穿行,从容地走过。
  1. 创作背景
  • 《道州酬送何山人之容州》是在唐宪宗元和五年(800年)创作的,当时吕温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至道州。这首诗可能是在道州任上作答何山人的书信,表达了作者对政治理念的坚持,以及对朋友的理解和支持。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使用了“匣有青萍筒有书”,通过青萍和简书的形象,比喻知识和学问的丰富,象征着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 情感抒发:通过“何门不可曳长裾”这样的句子,反映了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即使面临逆境,也能以优雅的姿态去面对和克服。
  1. 文化意义
  • 哲学思考:在这首诗中,吕温不仅仅是在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态度,更是在探讨人与环境、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 历史价值:《道州酬送何山人之容州》作为唐代文学作品,对于研究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及其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道州酬送何山人之容州》不仅是一首表现了吕温和其友人深厚友谊的诗歌,也是一幅展示了唐代文人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的艺术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古人对于真知灼见的追求和实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