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裴十六少卿东亭

平津旧东阁,深巷见南山。
卷箔岚烟润,遮窗竹影闲。
倾茶兼落帽,恋客不开关。
斜照窥帘外,川禽时往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裴十六少卿东亭》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一首诗,描写了裴十六少卿在东亭上观景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谊的思念之情。以下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生平:李嘉祐(745-814),字从一,赵州人(今河北省赵县)。他天宝七年(748)进士及第,曾任左拾遗、集贤院学士等职。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著称,善于捕捉景物之美,并抒发个人情感。

  2. 诗歌原文:平津旧东阁,深巷见南山。卷箔岚烟润,遮窗竹影闲。倾茶兼落帽,恋客不开关。斜照窥帘外,川禽时往还。

  3. 诗歌赏析:这首诗是五言律诗,通过平津的旧东阁和深巷的南山景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中“卷箔”与“遮窗竹影”形成视觉上的对比,增添了诗意。诗人不仅赞美了自然的美景,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4. 作品影响:李嘉祐的诗歌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受到后世赞誉,尤其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被后人传颂。其作品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对于理解唐代文化和社会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题裴十六少卿东亭》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友情的诗歌,也是唐代文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象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同时也能进一步了解唐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