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旧东阁,深巷见南山。
卷箔岚烟润,遮窗竹影闲。
倾茶兼落帽,恋客不开关。
斜照窥帘外,川禽时往还。
【注释】
题裴十六少府东亭:题,写。裴十六少府,指诗人的朋友裴迪。东亭,裴家住宅的亭子。
平津旧东阁:平津,地名,在今河南省滑县东南。东阁,指平津县令李勉的宅第。李勉字公度,太原人。天宝末年任河东节度使,肃宗时官至宰相,封汾阳侯。
深巷见南山:深巷,幽长的巷道。见,同现,出现。深巷里偶然出现了南山。
卷箔岚烟润:卷箔,收起竹帘。岚烟,山间的雾气。
遮窗竹影闲:遮窗,用竹帘挡住阳光。闲,闲暇的意思。窗外竹影在闲暇中显得格外安静。
倾茶兼落帽:茶,这里指酒。兼,同时。落帽,典出《晋书》中谢安的故事。谢安年轻时有清谈风度,一次与客人谈论玄学,正谈到兴致上来的时候,天突然下起大雨来,客人们只好脱帽躲雨,只有谢安不动声色地继续谈笑,客人都惊讶于他的从容不迫,于是称赞说“安石之文如太丘长”,意即谢氏的风度像太丘长那样高尚。后来就用“落帽”比喻高风亮节。
恋客不开关:恋客,留恋宾客。关,门。不开关,意思是说即使门被打开也不介意。
斜照窥帘外,川禽时往还:斜照,从西面射来的日光。窥帘外,透过窗户向外看。川禽,指水鸟。川禽时往还,指水鸟不时飞来飞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朋友裴十六作的一首题赠诗。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表现了对友人的一片情谊。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景交融,意境幽深。
首句“平津旧东阁,深巷见南山”是写诗人和友人相聚的地点以及所见景色,以写静景为主。“平津”点明诗人的所在地,交代了人物活动的环境。“旧东阁”表明裴六少府居处不远,“深巷见南山”是诗人眼中的南山,也是友人眼中的南山,更突出了环境的静谧。颔联“卷箔岚烟润,遮窗竹影闲”描写了友人居处周围优美的环境及裴十少府闲适的心情。“卷箔”“遮窗”写出了动作细节。这两句通过写友人居处的优美环境及友人闲适的心情,衬托出了主人公与友人之间的亲密无间的关系。“卷箔”是收拢窗帘,“岚烟”是轻飘的云气,“润”是滋润、柔和之意。“遮窗竹影闲”中的“竹影”指的是窗外竹子的影子。此句的意思是说,当风吹来时,竹帘轻轻地摇曳着,仿佛竹叶的影子也跟着轻轻摆动,给人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闲”字表现出一种轻松、宁静的氛围。
颈联“倾茶兼落帽,恋客不开关”是写诗人自己与裴十六相聚的情形。“倾茶”是斟茶,“落帽”是脱帽子。“兼”表示同时进行的动作,“不开关”是说裴十六并不因此而感到尴尬。诗人在品茶的同时,还把客人当作朋友一样招待,甚至忘记了自己的主人身份;他也不因客人的到来而关闭门户,表现出一种豁达大度的胸怀。“斜照窥帘幕外,川禽时来往”写裴十六与客人一起观赏风景。“斜照”、“川禽”都是描写景物特征的词语。“窥帘外”,指推开帘幕向外看。“川禽”指水边的鸟儿,它们时而飞来时而离去,给这幅图增添了生机。“川禽”一词,不仅写出了水禽的生活习性,而且使画面富有生气。尾联两句,是写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斜照”是斜着进来的日光,“窥帘外”指推开帘幕向外看。“斜照窥帘幕外”,写斜射进来的日光透过窗幔照在院子里,院外的景象依稀可见。“川禽时来往”中的“来往”,指往来穿行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说,水鸟时时来来往往。最后两句的意思是说,斜射进来的阳光透过窗纱映照在院外,院外的景致若隐若现,而那些飞翔的水鸟又时常来来往往。
这首诗的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厚。整首诗通过对裴十六居所周围的景物描写以及对裴十六与诗人相处情形的叙述,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裴十六的敬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