葺夷陵幽居

负郭依山一径深,万竿如刺翠沈沈。
从来爱物多成癖,辛苦移家为竹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葺夷陵幽居》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自然画卷。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葺夷陵幽居》是唐代诗人李涉所作诗词之一。原文如下:负郭依山一径深,万竿如朿翠沉沉。从来爱物多成癖,辛苦移家为竹林。
  2. 诗歌解析:诗的第一句“负郭依山一径深”描绘了作者住所的位置和周围环境的布局,表达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第二句“万竿如朿翠沉沉”,以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万竿翠竹的密集和深远的意境。第三句“从来爱物多成癖”,反映了李涉对于自然环境的深厚感情和对自然的钟爱之情,也透露出他因爱好自然而产生的一些癖好。最后一句“辛苦移家为竹林”则透露了诗人为了亲近自然、追求心灵宁静不惜艰辛地改变生活环境的决心。整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
  3. 文化背景:在唐代,文人墨客常常借助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念。李涉作为当时一位有成就的诗人,其文学作品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他的这首《葺夷陵幽居》就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4. 艺术特点:李涉的这首诗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简洁明快,语言清新脱俗。在押韵上,诗中运用了“侵”韵,使得诗歌更加和谐悦耳。此外,诗人通过对竹子的描绘,不仅展示了竹子的形态特征,还传达出了诗人对这种植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5. 历史影响:李涉的作品在历史上有着较高的评价。《诗林广记》中提到李涉再葺夷陵幽居时说:“负郭依山一径深,万竿如束翠沉沉。从来爱物多成癖,辛苦移家为竹林。”这句话被广泛引用,成为研究唐代文学和自然美学的重要资料。

《葺夷陵幽居》不仅是唐代诗人李涉的杰出作品,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至今仍为人们所传颂和研究。读者可以通过这首诗体会到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能感受到他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执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