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 歌呈郑锡司空文明

昨宵梦到亡何乡,忽见一人山之阳。
高冠长剑立石堂,鬓眉飒爽瞳子方。
胡麻作饭琼作浆,素书一帙在柏床。
啖我还丹拍我背,令我延年在人代。
乃书数字与我持,小儿归去须读之。
觉来知是虚无事,山中雪平云覆地。
东岭啼猿三四声,卷帘一望心堪碎。
蓬莱有梯不可蹑,向海回头泪盈睫。
且闻童子是苍蝇,谁谓庄生异蝴蝶。
学仙去来辞故人,长安道路多风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杂歌呈郑锡司空文明》是唐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共六句: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心人易变。”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感慨和思考。通过描绘人生的短暂与变化无常,以及人们容易变得冷漠无情的主题,诗人传达了对于感情脆弱、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感。

在唐代,韦庄以其诗歌而闻名,并且在这首诗中他运用了一种富有哲理性的语言来探讨人类情感的变化及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这种写作风格体现了当时文人阶层关注社会现象和人生哲学的倾向。这首作品可能反映了作者对于爱情、时间流逝以及人性变化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为后世读者提供了关于人生的独特视角。

请注意:由于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可能会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或被重新解读,因此建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