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潮晚上江风急,津吏篙师语默齐。
倾手奉觞看故老,拥流争拜见孩提。
惭非杜母临襄岘,自鄙朱翁别会稽。
渐举云帆烟水阔,杳然凫雁各东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海潮晚上江风急,津吏篙师语默齐。
倾手奉觞看故老,拥流争拜见孩提。
惭非杜母临襄岘,自鄙朱翁别会稽。
渐举云帆烟水阔,杳然凫雁各东西。
《却渡西陵别越中父老》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送别越中父老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亲情的深厚情感。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
作者简介:李绅(772—846),字公垂,号余庆,唐朝官员、文学家,祖籍亳州(今属安徽),后迁居吴兴郡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市)。他27岁时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等文人交游甚密。
诗词原文:海潮晚来江风急,津吏篙师语默齐。倾手奉觞看故老,拥流争拜见孩提。惭非杜母临襄岘,自鄙朱翁别会稽。
诗词赏析:这首诗以“却渡西陵别越中父老”为主题,描绘了一幅送别越中父老的生动画面。诗中的海潮、江风、津吏、篙师等意象,都烘托出离别的伤感气氛。通过对故老、孩提的描述,表达了对乡情的眷恋和对亲情的珍视。同时,诗人也流露出对自己身份的自卑,以及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李绅的《却渡西陵别越中父老》不仅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佳作,也是一部蕴含着深厚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于家乡、亲情的深情厚意,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和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