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西木落夜霜凝,乌帽闲寻紫阁僧。
松迥月光先照鹤,寺寒沟水忽生冰。
琤琤晓漏喧秦禁,漠漠秋烟起汉陵。
闻说天台旧禅处,石房独有一龛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关西木落夜霜凝,乌帽闲寻紫阁僧。
松迥月光先照鹤,寺寒沟水忽生冰。
琤琤晓漏喧秦禁,漠漠秋烟起汉陵。
闻说天台旧禅处,石房独有一龛灯。
《长安夜访澈上人》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作品。
李郢,字楚望,唐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其生平经历了从进士及第到官场沉浮的过程。《长安夜访澈上人》这首诗作于大中四年(850年),当时李郢在湖州与杜牧唱酬。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关西木落夜霜凝,乌帽闲寻紫阁僧。 松迥月光先照鹤,寺寒沟水忽生冰。 琤琤晓漏喧秦禁,漠漠秋烟起汉陵。 闻说天台旧禅处,石房独有一龛灯。
诗中描绘了诗人夜晚在长安城内寻访名僧澈上人的情景,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敬仰和对名僧的景仰之情。通过对夜景的描绘、僧人形象的表现以及佛教意象的运用,诗人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向往,以及对超脱尘世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