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重送

梁苑城西蘸水头,玉鞭公子醉风流。
几多红粉低鬟恨,一部清商驻拍留。
王事有程须仃仃,客身如梦正悠悠。
洛阳浸畔逢神女,莫坠金楼醉石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板桥重送》是唐代诗人李郢的诗作,全诗描绘了玉鞭公子在梁苑城西蘸水头醉心于风流的场景。下面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李郢是一位唐代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

  2. 诗歌原文
    梁苑城西蘸水头,玉鞭公子醉风流。
    几多红粉低鬟恨,一部清商驻拍留。
    王事有程须仃仃,客身如梦正悠悠。
    洛阳浸畔逢神女,莫坠金楼醉石榴。

  3. 诗意解读:这首诗通过“玉鞭公子”的形象,展现了唐代士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诗中的“玉鞭公子”形象鲜明,既体现了贵族子弟的闲适与放纵,又透露出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与逃避。

  4. 艺术手法:这首诗采用了典型的唐人诗歌手法,如用典、借景抒情等,使得诗歌内容更为丰富和深刻。同时,诗歌的语言简洁明快,具有很强的画面感,读来朗朗上口,易于记忆。

  5. 文化意涵: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唐代的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文人士大夫阶层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心态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诗中还隐含着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主题都值得读者深入思考。

《板桥重送》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唐代社会风貌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从而更深入地领会唐代诗歌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