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定后戏赠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
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
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官定后戏赠》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时所作的一首五律。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
    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
    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

  2. 诗人介绍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一生忧国忧民,人格高尚,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对中国古典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诗歌解析

  • 首联“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表达了诗人不愿做河西尉的意愿,这里的“不作”意味着拒绝或放弃,反映出诗人对当前职位的不满和无奈。而“凄凉为折腰”则描绘了一幅官场失意者的悲凉画面,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内心的痛苦和失落。
  • 颔联“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厌倦和逃避。这里,“老夫”指诗人自己,表明他已经到达了人生的晚年阶段。而“且逍遥”则是诗人想要摆脱世俗束缚,追求自由生活的愿望。
  • 颈联“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反映了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的追求。他希望通过饮酒来忘却世事,但同时也有一丝无奈,因为缺乏足够的俸禄来满足这种生活的需求。而“狂歌”则表现出诗人对政治理想的执着追求,即使身处逆境,也不忘歌唱自己的理想与信念。
  • 尾联“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透露出诗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在这里,“故山”指的是诗人的故乡或者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而“回首向风飙”则象征着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

杜甫的《官定后戏赠》不仅是一首描写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的诗,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学思考的作品。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自我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官场失意者对于自由和精神寄托的渴望,以及对人生无常时的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