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
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
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
官定后戏赠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
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
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
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
注释:
- 官定后戏赠:在被任命为地方官后,以玩笑的方式相互赠送诗作。
- 不作河西尉:不担任河西郡的县尉官职。河西郡,古代行政区划名,位于甘肃省中部和西北部、新疆东部和北部。
- 凄凉为折腰:形容因失去自由而感到凄凉。
- 老夫怕趋走:表示自己年老体弱,不愿奔走忙碌。
- 率府且逍遥:表示在官府中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
- 耽酒须微禄:表示喜欢喝酒需要微薄的俸禄。耽,沉迷;微禄,指微薄的俸禄。
- 狂歌托圣朝:在诗歌中表现出对国家朝廷的忠诚和赞美。
- 故山归兴尽:表达了对故乡山川的思念之情已经耗尽。故山,指故乡的山川;归兴,指返回故乡的愿望;尽,消失殆尽。
- 回首向风飙:表示回首过去,面对狂风暴雨般的岁月。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官定后戏赠》的原文,通过描述自己的内心感受和生活态度,展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首句“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表达了作者不愿屈居小官,不愿意因地位卑微而失去尊严。这里的“河西尉”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象征着低下的地位和权力的束缚。
接下来两句“老夫怕趋走,率府且逍遥。”表现了杜甫年老体衰,不愿奔波劳苦,希望在官府中安享晚年。这两句也反映了杜甫的生活态度——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而不是外在的权力和地位。
第三句“耽酒须微禄,狂歌托圣朝。”描绘了一个热爱饮酒、歌颂朝廷的文人形象。这里的“微禄”指的是微薄的俸禄,暗示着杜甫对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由的渴望。而“狂歌”则展示了他的才华和激情,他愿意用自己的诗歌来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朝廷的赞美。
最后两句“故山归兴尽,回首向风飙。”则是表达了对故乡山川的思念之情已经耗尽。这里的“故山”指的是故乡的山川,象征着作者的精神寄托和心灵的归宿。杜甫在这里用“回首”一词,表达了他对过去的回顾和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展望和期待。
这首诗通过杜甫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和担当。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歌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