骥子春犹隔,莺歌暖正繁。
别离惊节换,聪慧与谁论。
涧水空山道,柴门老树村。
忆渠愁只睡,炙背俯晴轩。
【注释】
忆幼子:怀念年幼的儿子。
骥子春犹隔:骏马之子,春天还隔着很远。
莺歌暖正繁:黄莺的歌声温暖而繁盛。
别离惊节换:离别时季节已经变换。
聪慧与谁论:聪明才智,与谁能够讨论?
涧水空山道:山谷中的溪流声和空荡荡的道。
柴门老树村:茅草门旁的老树村庄。
炙背俯晴轩:烘烤着背脊仰望晴朗的屋檐。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作者回忆幼子时,正值春日,黄莺鸣唱,暖风拂面,正是生机盎然之时,然而自己却身在千里之外不能相依,不禁悲从中来,感叹时光飞逝,物是人非。全诗以景起兴,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对儿子的思念之情。
首联“骥子春犹隔,莺歌暖正繁。”以景起兴。“骥”,良马也;“莺”,“黄莺”。诗人遥想自己的幼子,虽在春光明媚时节,但因远隔千里,未能同赏美景,这是多么令人遗憾的事情啊!“莺歌”句,以黄莺之歌反衬出诗人的孤独寂寞。“暖正繁”一句,点明了时间是在温暖的春天,可见幼子远离家乡之久,更增思乡之情。此联写景抒情,景中寓情。
颔联“别离惊节换,聪慧与谁论?”进一步抒写自己对幼子的怀念之情。“别”,指分别;“惊”字表明了诗人内心的震惊、痛苦和不安。“聪慧”,指幼子聪明伶俐;“谁”,指谁来与他分享这份智慧。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因为幼子不在身边的无奈和失落,他渴望有一个人能与自己共同分担这份忧虑。此联抒发了诗人对幼子的思念及因幼子不在身边所带来的孤独感。
颈联“涧水空山道,柴门老树村。”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古朴的画面。“涧水空山道”,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柴门老树村”,则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让人仿佛听到了风吹过树林的声音,感受到了岁月的沧桑。此联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尾联“炙背俯晴轩,忆渠愁只睡。”诗人在回忆幼子时,心情沉重,无法入睡。于是点燃了一根蜡烛,坐在窗前仰望晴朗的天空。“炙背”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痛苦。“忆渠愁只睡”,表达了诗人对幼子的深深思念。此联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展现了诗人对幼子的无限思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细腻,语言优美、生动。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幼子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