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处烟霞九处昏,一回延首一销魂。 因凭直节流红泪,图得千秋见血痕。
《斑竹祠》是唐朝诗人汪遵的作品之一,其诗风以怀古诗居多,尤其擅长咏史绝句。
《斑竹祠》作为唐代文学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因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和深远的文化内涵,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研究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注释】 九处:指代九曲山,是作者任永州司马时所居之地。烟霞:指山中景色,多指山水之美。昏:昏暗,迷蒙。延首:仰头远望。销魂:形容因愁苦而神魂颠倒,这里指极度悲哀。流红泪:眼泪如血般流淌。图得:为了。见血痕:指在九曲山中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和印记。 【赏析】 此为咏怀诗,写于唐德宗贞元四年(788)诗人离永州赴江陵途中,途经九曲山作此诗以自慰。 起句“九处烟霞九处昏”,点出题旨,即九曲山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