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江南

洗足北林去,远途今已分。
麻衣行岳色,竹杖带湘云。
饥鼠缘危壁,寒狸出坏坟。
前峰一声磬,此夕不同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僧归江南》是唐朝诗人周贺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传达了送别僧人归乡的深情与不舍。下面详细分析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周贺:生卒年不详,字南卿,东洛(今四川广元西北)人。初为僧,法名清塞,后客居润州。有《周贺诗》(一作《清塞集》)一卷。
  1. 诗歌原文
  • 洗足北林去,远途今已分。麻衣行岳色,竹杖带湘云。
  • 描述了送行的僧人准备启程,洗净脚丫子,穿上麻衣,拄着竹子杖,行走在岳山和湘水的风光之中。
  • 饥鼠缘危壁,寒狸出坏坟。
  • 描绘了旅途中可能遇到的艰难险阻,以及这些困难对僧人的影响。
  • 前峰一声磬,此夕不同闻。
  • 表达了送行者对僧人平安归来的期盼。
  1. 诗歌风格
  • 五言律诗:这是中国古代一种格律严谨、形式完整的诗歌体裁,每篇诗由八句构成,共四韵。周贺的这首诗遵循了五言律诗的基本格式,每两句为一组,共五组,押韵平仄分明。

周贺的《送僧归江南》不仅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人文风情。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精湛的艺术技巧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描绘,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教色彩和自然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