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足北林去,远途今已分。
麻衣行岳色,竹杖带湘云。
饥鼠缘危壁,寒狸出坏坟。
前峰一声磬,此夕不同闻。

【注释】:

  1. 送僧归江南:僧人要返回江南。
  2. 北林:指北方的山林。
  3. 分:分别,告别。
  4. 麻衣行岳色:穿着麻布衣服在山岭上行走,山色映照在身上像麻衣一样。
  5. 竹杖带湘云:拄着竹子做成的拐杖,杖头上挂着像湘妃峰那样的云彩。
  6. 饥鼠:饥渴的老鼠。
  7. 寒狸:饥饿的野猫。
  8. 危壁:高耸的墙壁。
  9. 坏坟:倒塌的坟墓。
  10. 前峰一声磬:前面山峰上传来一阵清脆的磬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僧人回归江南时写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通过描写僧人的远行和归程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祝福和期望。

首句“洗足北林去”描绘了僧人离开北方山林的情景。这里的“洗足”意味着僧人在出发前进行了简单的清洗,以去除旅途中的尘垢。

第二句“远途今已分”表示僧人已经踏上了漫长的旅程,现在即将与世隔绝。这里的“分”字暗示了离别的情绪,表达了诗人对于僧人即将离开的感慨。

接着“麻衣行岳色”,描述僧人身着麻布衣服在山岭上行走的情景。这里的“岳色”可能是指山岭上的景色或岩石的颜色,而“麻衣行岳色”则突出了僧人行走在山岭间的景象,给人一种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感觉。

接下来“竹杖带湘云”,描述了僧人拄着竹子制作的拐杖,拐杖头上挂着像湘妃峰那样的云彩。这里的“湘云”可能是指湘江的云雾,而“竹杖带湘云”则强调了僧人行走时的优雅和从容。

接下来的几句“饥鼠缘危壁,寒狸出坏坟”描绘了旅途中遇到的困难。其中“饥鼠缘危壁”可能指的是僧人行走时遇到了饥饿的老鼠;“寒狸出坏坟”则可能是指僧人在旅途中发现了一处倒塌的坟墓。这些困难和挑战都反映了僧人的勇敢和坚韧。

最后一句“前峰一声磬,此夕不同闻”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祝福和期望。这里的“前峰一声磬”可能是指前方山峰上传来了一声清脆的磬声;“此夕不同闻”则表达了诗人认为僧人在这次旅途中将经历不同的风景,获得更多的收获。同时,这句话也暗示了僧人在旅途中将会遇到新的挑战,需要勇敢面对。

这首诗通过对僧人远行的描述和对其旅途中的所见所遇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僧人的祝福和期望。同时,诗句中的意象和情感也富有诗意和画面感,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心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