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桐庐场郑判官

荣阳郑君游说馀,偶因榷茗来桐庐。
幽奇山水引高步,炜煜风光随使车。
算缗百万日不虚,吏人丛里唯簿书。
眼前横掣断犀剑,心中暗转灵蛇珠。
有时退公兼退食,一尊长在朱轩侧。
胡商大鼻左右趍,赵妾细眉前后直。
醉来引客上红楼,面前一道桐溪流。
登临山色在掌内,指点霞光随杖头。
东郭野人慵栉沐,使将破履升华屋。
数杯酩酊不得归,楼中便盖江云宿。
却被江郎湿我衣,赖君借我貂襜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桐庐场郑判官》是唐代诗人施肩吾的一首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诗歌原文:荣阳郑君游说余,偶因榷茗来桐庐。幽奇山水引高步,炜煜风光随使车。算缗百万日不虚,吏人丛里唯簿书。眼前横掣断犀剑,心中暗转灵蛇珠。有时退公兼退食,一尊长在朱轩侧。胡商大鼻左右趍,赵妾细眉前后直。

  2. 诗歌赏析

  • 施肩吾以郑君的身份游说余,偶然因为榷茗而来桐庐。他在这里欣赏到幽奇的山水和辉煌的风光。
  • 他在计算税款时度过了百万的日子,但并不感到空虚,因为他知道这些税款都是用于国家大事。
  • 他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决心,心中则暗自转动着智慧的灵蛇珠,准备为国家做出贡献。
  • 他有时会在公务之余享受一些闲暇时光,与朋友一同饮酒畅谈。
  • 周围的商人大鼻子左右奔走,而他的妻子则有着细长的眉毛,两人都为施肩吾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
  1. 创作背景:施肩吾是唐朝的一位官员,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过桐庐场郑判官》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描绘了郑君在桐庐的所见所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关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成为了唐诗中的佳作之一。

《过桐庐场郑判官》不仅展现了施肩吾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通过这首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从而对唐诗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