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阳郑君游说馀,偶因榷茗来桐庐。
幽奇山水引高步,炜煜风光随使车。
算缗百万日不虚,吏人丛里唯簿书。
眼前横掣断犀剑,心中暗转灵蛇珠。
有时退公兼退食,一尊长在朱轩侧。
胡商大鼻左右趍,赵妾细眉前后直。
醉来引客上红楼,面前一道桐溪流。
登临山色在掌内,指点霞光随杖头。
东郭野人慵栉沐,使将破履升华屋。
数杯酩酊不得归,楼中便盖江云宿。
却被江郎湿我衣,赖君借我貂襜归。
过桐庐场郑判官
荣阳郑君游说馀,偶因榷茗来桐庐。
幽奇山水引高步,炜煜风光随使车。
眼前横掣断犀剑,心中暗转灵蛇珠。
有时退公兼退食,一尊长在朱轩侧。
胡商大鼻左右趍,赵妾细眉前后直。
醉来引客上红楼,面前一道桐溪流。
登临山色在掌内,指点霞光随杖头。
东郭野人慵栉沐,使将破履升华屋。
数杯酩酊不得归,楼中便盖江云宿。
却被江郎湿我衣,赖君借我貂襜归。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施肩吾的《过桐庐场郑判官》,生动描绘了诗人在桐庐榷茶时所见之景和所感之情。诗中通过“荣阳郑君”的游说、“榷茗来桐庐”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当时茶叶市场繁荣景象。同时,诗人通过“幽奇山水引高步,炜煜风光随使车”等句子,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内心情感的抒发。此外,诗中还涉及了官场生活的一些细节,如“有时退公兼退食”,显示了官场生活的复杂性。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