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到慈州冬首换绛牧

秋杪方攀玉树枝,隔年无计待春晖。
自嫌暂作仙城守,不逐莺来共燕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秋到慈州冬首换绛牧》是唐代诗人唐彦谦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唐彦谦,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出生于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是一位才华出众的文学家。其一生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更迭和政治动荡,曾官至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节度副使、阆州(今四川省阆中市)、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刺史。《初秋到慈州冬首换绛牧》便是他在晚年时期隐居鹿门山时创作的诗作,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

该诗以“初秋到慈州冬首换绛牧”为题,描绘了一幅秋天到冬天的自然景观画面,诗中“秋杪方攀玉树枝,隔年无计待春晖”,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秋天攀登玉树的情景,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春天的期待。“自嫌暂作仙城守,不逐莺来共燕飞”则透露出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超脱俗世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充分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典型风格和审美情趣,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初秋到慈州冬首换绛牧》是唐彦谦晚年时期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和情感体验。这首诗不仅是唐代诗歌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