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舌可烧城,谗邪易为伍。
诗人疾之甚,取俾投豺虎。
长风吹窾木,始有音韵吐。
无木亦无风,笙簧由喜怒。
女娲炼五石,天缺犹可补。
当其利口衔,罅漏不复数。
元精遗万类,双目如牖户。
非是既相参,重瞳亦为瞽。
杂讽九首 其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陆龟蒙的《杂讽九首·其四》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辛辣的讽刺,揭露了谗邪之人的丑恶嘴脸,表达了诗人对正义与真理的追求。下面将对该诗进行介绍:
作者背景:陆龟蒙是唐代文学家、道家学者,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正义的追求。这首诗作创作于唐广明年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奸佞之徒横行,陆龟蒙借此表达了自己对这种黑暗现象的愤慨。
诗歌原文:赤舌可烧城,谗邪易为伍。诗人疾之甚,取俾投豺虎。长风吹窾木,始有音韵吐。无木亦无风,笙簧由喜怒。女娲鍊五石,天缺犹可补。当其利口衔,罅漏不复数。元
诗歌鉴赏:陆龟蒙在这首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画面和比喻,揭示了谗邪之人的危害。他用“赤舌可烧城,谗邪易为伍”来表达谗言如同燃烧的火焰,可以烧毁城市的城墙,使正直的人遭受伤害。接着,他用“诗人疾之甚,取俾投豺虎”来强调诗人对于谗言的痛恨,以及他们为了保护真理而不得不采取的行动。最后,他用“长风吹窾木,始有音韵吐”来描绘如果没有谗言的干扰,世间本应有的和谐与美好。
陆龟蒙的《杂讽九首·其四》不仅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后世的赞誉,更因其真实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性,成为研究唐代社会和政治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和邪恶的本质,进而在生活中坚守正道,追求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