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讽九首 其七

左右佩剑者,彼此亦相笑。
趋时与闭门,喧寂不同调。
潜机取声利,自许臻乎妙。
志士以神窥,惭然真可吊。
天之发遐籁,大小随万窍。
魁其垆冶姿,形质惟所召。
鼗笙磬竽瑟,是必登清庙。
伊圣不可欺,谁能守蓬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陆龟蒙的《杂讽九首 其七》是一首反映当时社会现象的讽刺诗,通过对一些趋炎附势者的描绘,揭示了当时社会中一些人追逐声名利禄、虚伪矫揉的行为。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陆龟蒙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以诗文闻名于世。《杂讽九首》是他作品中的一部分,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批评。

  2. 诗歌原文
    左右佩剑者,彼此亦相笑。
    趋时与闭门,喧寂不同调。
    潜机取声利,自许臻乎妙。

  3. 诗意解读

  • 左佩剑右佩剑:这里的“佩剑”指代的是那些身居高位却行为不正的人,他们在社会上拥有显赫的地位和权力。他们之间的相互讥笑,反映了一种对权势地位的嘲讽。
  • 趋时与闭门:这里的“趋时”意指追求名利和权力,而“闭门”则是指远离世俗,保持自己的清高。两者的对立,揭示了一些人在名利面前的自私与虚伪。
  • 喧寂不同调:这里描述了人们在追逐声名利禄时的喧闹与寂静的差异。喧闹代表着对名利的追求,寂静则象征着内心的宁静和对名利的淡泊。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 潜机取声利:这里的“潜机”指的是暗地里谋取利益,而“声利”则是指名誉和利益。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于那些不择手段、只求声名利禄的人的批评。
  • 自许臻乎妙:“自许”指的是自我评价,认为自己追求的是正确的道路。“臻乎妙”则表示达到很高的境界。诗人在这里强调了自己对于道德和行为的坚守,以及对于名利的超然态度。

陆龟蒙的《杂讽九首 其七》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文学作品,更是一篇深刻的社会评论。通过对当时社会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于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