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佩剑者,彼此亦相笑。
趋时与闭门,喧寂不同调。
潜机取声利,自许臻乎妙。
志士以神窥,惭然真可吊。
天之发遐籁,大小随万窍。
魁其垆冶姿,形质惟所召。
鼗笙磬竽瑟,是必登清庙。
伊圣不可欺,谁能守蓬藋。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杜甫的作品,名为《杂讽九首其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 左右佩剑者,彼此亦相笑。
- “左右佩剑者”指的是身边那些佩戴着宝剑的人;
- “彼此亦相笑”表明这些人彼此之间也相互嘲笑或戏弄。
- 趋时与闭门,喧寂不同调。
- 这里描述的是一些人追逐潮流,而另一些人则选择保持沉默,他们之间的行为和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喧寂不同调”意味着他们的行为和声音在喧闹和寂静中呈现出不同的韵律和节奏。
- 潜机取声利,自许臻乎妙。
- “潜机取声利”指有人暗中谋取名利,不为人知;
- “自许臻乎妙”表明他们自己认为追求名利是一种高超的技巧。
- 志士以神窥,惭然真可吊。
- “志士以神窥”指的是有远见和智慧的人能够洞察事物的真相;
- “惭然真可吊”表达了这种洞察力让有志之士感到惭愧和值得同情。
- 天之发遐籁,大小随万窍。
- “天之发遐籁”指的是天地间自然发出的声音,如同遥远的乐音;
- “大小随万窍”表示这些声音无论是大是小,都随着各种孔洞发出,形成了一种和谐的音乐。
- 魁其垆冶姿,形质惟所召。
- “魁其垆冶姿”形容某种独特的魅力或者才华;
- “形质惟所召”意味着这种独特性是由外在条件或者环境所决定的。
- 鼗笙磬竽瑟,是必登清庙。
- “鼗笙磬竽瑟”指的是古代乐器中的几种常见乐器;
- “是必登清庙”意味着这些乐器必须被用来演奏给神灵听,即登上祭祀场所的祭坛。
- 伊圣不可欺,谁能守蓬藋。
- “伊圣不可欺”指的是圣人的智慧是不可欺骗的;
- “谁能守蓬藋”表达了即使是圣人也不能被普通人轻易理解或模仿,因为圣人的智慧是深不可测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人物行为的刻画和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于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诗中的“左右佩剑者”和“趋时与闭门”反映了社会中不同人群的不同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而“天之发遐籁”则是对自然界和谐之美的赞美。整首诗通过对比、讽刺和比喻等手法,揭示了社会的虚伪和人性的复杂,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真理和美德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