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上逢节换,东征私自怜。
故人今卧疾,欲别还留连。
举酒临南轩,夕阳满中筵。
宁知江上兴,乃在河梁偏。
行李多光辉,札翰忽相鲜。
谁谓岁月晚,交情尚贞坚。
终嗟州县劳,官谤复迍邅。
虽负忠信美,其如方寸悬。
连帅扇清风,千里犹眼前。
曾是趋藻镜,不应翻弃捐。
日来知自强,风气殊未痊。
可以加药物,胡为辄忧煎。
驱马出大梁,原野一悠然。
柳色感行客,云阴愁远天。
皇明烛幽遐,德泽普照宣。
鹓鸿列霄汉,燕雀何翩翩。
余亦惬所从,渔樵十二年。
种瓜漆园里,凿井卢门边。
去去勿重陈,生涯难勉旃。
或期遇春事,与尔复周旋。
投报空回首,狂歌谢比肩。
途中酬李少府赠别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途中酬李少府赠别之作》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该诗以五言的形式,通过描绘旅途中与友人的离别之情及其内心感受,反映了作者对友情深厚的珍视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内容解读:在《途中酬李少府赠别之作》这首诗中,高适表达了对朋友深深的思念与不舍。诗中的“西上逢节换,东征私自怜”描述了一种时空交错的感怀,即在旅途中相遇又因分离而感到哀愁。这种情感的表达,既展现了高适对友情的重视,也揭示了他在仕途上的辛劳与不易。
主题阐述: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离别”展开。通过对朋友病情的描述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诗人巧妙地将情感与自然景观融合,使得诗歌既有深沉的情感色彩,又有优美的意境美。诗中的“宁知江上兴,乃在河梁偏”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既期待友情的延续,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无奈,这种情感的复杂性正是诗歌魅力的所在。
文学价值:《途中酬李少府赠别之作》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它展示了边塞诗人高适的豪放性格和深刻的人生感悟。通过对友情、责任与人生的思索,高适在诗中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这对于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思想境界具有重要意义。
《途中酬李少府赠别之作》不仅是高适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唐代社会文化背景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