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猿听未休,禅景夜方幽。
暂得同僧静,那能免客愁。
影摇云外树,声袅月中秋。
曾向巴江宿,当时泪亦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哀猿听未休,禅景夜方幽。
暂得同僧静,那能免客愁。
影摇云外树,声袅月中秋。
曾向巴江宿,当时泪亦流。
。
《秋夜僧舍闻猿》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秋夜僧舍闻猿声,
万籁俱寂独凄清。
山月照人三更后,
江风送雁两三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在僧舍中听到远处传来的猿啼声。在一片静谧之中,只有风吹树叶的声音和自己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随着时间的流逝,月亮逐渐升起,照亮了整个房间,同时也带来了远方的江风带来的几只大雁飞过的情景。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凄清的夜晚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感受以及孤独寂寞的心情。在这样的环境中,猿啼声成为了唯一的声响,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寂静和冷寂感。同时,月亮升起也象征着新的开始或希望的到来,但同时也暗示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惆怅。
总的来说,《秋夜僧舍闻